为什么孙悟空有两位师父?为什么第一位师父后来被“太监了”?
西天取经路上,首先要明确“为谁取经”的大是大非的问题……
首发于“人神共奋(ID:tongyipaocha)”微信公众号
孙悟空的第一位师父有多牛?
在《西游记》里,孙悟空叫过两个人“师父”,一个是他师父,另一个还是他师父。
第一位师父,他喊得恭恭敬敬;第二位师父,他叫得嬉皮笑脸。
第一位师父,不但给了他大名“悟空”,还给了他姓氏“孙”;第二位师父来晚了,只能给他一个混名:行者。
第二位师父,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唐僧;而第一位师父,大家之所以印象不深,因为他只在书里的第一、二回出现,就是西牛贺洲的三星洞魔法学校校长菩提祖师。
菩提祖师是《西游记》里相当神秘的角色,非僧非道,来历不明。他到底有多牛呢?有人考证他是如来的师弟,有人说他就是如来的徒弟金蝉子,后来转世变成唐僧,单看他十年就教出一位齐天大圣,就知道他自己的本事根本深不可测。
可这么个狠角色,全书在悟空毕业之后,一个字也没有提起过他,就好像他完全是为了孙悟空而存在的。
这是为什么呢?在解答之前,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另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:为什么吴承恩要给孙悟空安排两个师父?
2
为什么吴承恩要给孙悟空安排两个师父?
天地君亲师,中国人历来尊重“师父”这两个字。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也,所以我们老是把“师父”说成一种无私奉献的神奇物种。
但中国人的世界,总有阴阳两面——学成之前,大家没有利益分配的问题;可学成之后呢?利益一出现,问题也随之而来。
徐浩峰的《师父》里,陈师傅收徒弟,就为将来出卖给对手,换取自己在天津武林的一席之地。
郭德刚与曹云金,当两人是纯粹的师徒关系时,充满励志感人的正能量,一旦“授业关系”变成“合作关系”,便各自腹诽暗生,直到最后,一个赶尽带杀绝,一个无情揭老底。
所以,一个人最好有两个师父,其中的授业恩师最好在利益出现之前,适时退出,以便成全徒弟未来的前途,也成全自己的名声。
《霸王别姬》里段小楼和程蝶衣成了角,师傅自觉退出,不挡人家道,留下一句“做人,得自个成全自个”,既是留给徒弟,也是留给自己。
再看唐僧师徒四人,其实正式名称是“西天取经攻关小组”,组长如来,副组长观音,唐僧不过是个带队的项目执行经理。孙悟空和唐僧的关系是不错,但这不是师徒关系,就是领导与下属的关系——你见过那种说不过也打不过徒弟,就会念紧箍咒的师父吗?
也就是说,唐僧和菩提老祖,一个是学艺的师父,一个是团队的领导;一个是纯粹付出的师父,一个是互利互助的同事;一个自己找的师父,一个是组织分配的师父。
我知道有人要说了,不对啊,菩提祖师不是一般的神仙,他和孙悟空,能有什么利益冲突呢?
有,而且在某些人看来,冲突还很大。
3
为什么《西游记》里没有这个情节?
菩提祖师为什么后来从《西游记》里消失,全书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原因,我们只能归为组织安排,组织需要,别说安排一个师父了,安排一个老婆也是有的。
要弄清楚这点,我们首先要知道,西天取经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项目。
关于西天取经项目小组的成立,在《西游记》第八回:
话说如来帮助玉帝降了妖猴之后的灵山庆功会上,如来在表扬了东、西、北三大部洲后,突然话风一转,批评了南瞻部洲的东土大唐“贪淫乐祸,多杀多争,口舌凶场,是非恶海”,问题触目惊心啊,同志们……
总结成一点:佛法普及指导思想错误,只服务达官贵人,不能形成全民学佛法的高潮。如来大笔一挥,开了个颇有深意的药方:组建一支西天取经队伍,“到我处求取真经”。
佛祖啊,送别人东西是好事儿,可再加上一句“怎么来拿是你自己的事”,就有点办事儿不地道了吧。
如来拈花一笑:你懂个屁,这根本就是一项政治工程。政治工程的特点就是,目标不是目标,过程才是目标。
你看,取经一开始的时候,当师父被妖怪抓走,悟空还很着急,一心想着救人,但每每发现妖怪背后总是站着一位仙界要员。耍猴耍多了,猴儿也不干了,师父再被抓去,先想到的不是救人,而是找人。
因为他明白,在这项政治工程中,师父身披主角光环,无论遇什么难,性命总是无忧的。
而自己,才是真正任务的执行者。
随着取经工作的深入,仙界干部管理上的各种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。魔幻片变成了推理片,又变成了反腐打黑片。为什么书到半截,凭空出来个“唐僧肉”的传闻?因唐僧是蝉(所以是金蝉子转世),妖怪是螳螂,妖怪背后的各大势力,才是要打击的黄雀。
为了揪出幕后黑手,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。这个取经四人……不,五人组,分明是天庭与佛道两界的联合巡视组,负责整肃仙界风纪。
理解了这一点,再去考虑菩提祖师的消失就好理解了。西天取经需要的是一个纯洁的战斗组织,而不是一个有私人感情的小圈子,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“为谁取经”的问题。
作为取经巡视组的骨干力量,悟空的角色太重要了,保镖靠他,追凶靠他,把事态控制在“既打击腐败分子又不伤害仙界领导权威”的微妙边缘,还要靠他。像这样一位重要的干部,容不得半点私情。而当时唯一能让悟空动感情的,只有这位菩提祖师。
所以,菩提祖师必须消失,这是经过组织慎重考虑的,考虑到悟空本人的情绪,决定提升一级,日后能在“天协”副主席的位置上退下来。
菩提祖师毕竟是仙界培养多年的老干部,顾大体、识大局。为了防止日后发生舆论过度解读,一段事先写好的向组织交心的亲笔信里有这样一段话:
“取经队伍代表了仙界形象,是任何情感都不容触碰的。我决不会为了悟空师父的身份,而影响西天取经大业,一切以大局出发,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推动仙界改革……”
有人要说了,你就吹吧,《西游记》里根本没有这个情节。Too young too naive,考虑到取经队伍的稳定性,也是出于控制悟空的目的,组织上决定等到取经成功之后,再宣布这项人事安排。
整顿仙界是长期目标,西天取经是眼前利益,不能说谁更重要。做事不能太绝,吃相不能太难看,如来和观音虽然都是法力通天,但任何意义上的小心谨慎,都是必须的。
不过,唐僧这位组织上派来的师父,能保证悟空不犯“路线错误”吗?千里取经路上,这对师徒会不会日久生情,而影响取经大业呢?
4
唐僧与悟空,师徒关系的真相
唐僧与悟空师徒之间,最温情和最残酷的一幕,都发生在“三打白骨精”之前的“团队组建与磨合阶段”。
一见到这个新领导,这个温良如玉的和尚,那一声“师父”,唤醒了悟空五百年前的记忆。有那么一瞬间,他穿上唐僧在油灯下亲手缝制的虎皮衣,像小孩子一样开心得一蹦三尺高时,悟空真的把眼前这位新认识的师父和五百年前唯一给过他“父爱”的菩提祖师,合二为一了。
可惜,幸福时光总是那么匆匆易逝。唐僧很快就发现了这位新徒弟孩子般天真背后隐藏的暴戾与残忍。唐僧同志立刻恢复了组织性,毫不犹豫地欺骗了悟空,骗他戴上了那道将令他痛不欲生的金箍。
悟空终于明白了,在往后的行程,没有师父,只有领导,没有师徒,只有团队。
让我们再次温习《大话西游》里,金箍戴上之前,那句经典的台词:
金箍戴上之后,你再也不是个凡人,人世间的感情不能再沾半点。
近期热文
人神
共奋
每周两篇原创
颠覆你对职场的看法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